Buck 芯片 FB 引脚串联 1k 电阻的作用解析
出处:网络整理 发布于:2025-08-18 15:29:56 | 64 次阅读

说实在的,buck 电路应用在电子设计中是比较常见的,不过这种在 FB 引脚串联 1k 电阻的情况可能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看到。带着这个问题,我们去查阅了这颗芯片的技术手册,期望从中找到答案。一般来说,应用中的问题大多可以在规格书中查到,所以对于硬件工程师而言,熟练掌握阅读各类规格书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。这不仅要求工程师能够总览全局,进行粗略的阅读,更要粗中有细,学会精读。
芯片的功能框图,通常硬件工程师在应用方面关注较多,而做芯片的工程师或者 AE 会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。

我们在 PCB Layout Guidelines 这里找到了答案。对于 FB 引脚,在走线时尽量保持越短越好。因为 FB 引脚反馈信号的准确性对于 buck 芯片的稳定工作至关重要,如果反馈线过长,可能会引入干扰和信号延迟等问题,影响芯片的性能。而当因为一些外围器件尺寸问题导致反馈线太长时,就需要加一个 RT 电阻。这个电阻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和调节作用,减少长走线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
规格书上其实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。比如每个引脚功能及应用注意点,在典型设计中,buck 电路中的各个器件如何选型,都有相应的计算公式。另外,还有芯片各种模式和场景下的测试图形,这些都有助于我们积累知识。许多工程师常常问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,其实多关注这些细节,日积月累就会有所提高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凡本网注明“出处:维库电子市场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,//sci4god.com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